失恋、分手是一种普遍经历。它之所以可能成为创伤,是因为“你的一部分自己”丢失了。
当人们处于亲密关系中时,他们的自我就会与伴侣的自我交织在一起。在某种程度上,这两个自我的重叠可能是关系中非常积极的一部分。
但这也意味着,分手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自我的丧失。人们感受到了自己对自己的拒绝。
心理学家Dweck提出,当分手所代表的“拒绝”与自我概念密切相关时,人们就更不容易接受分手——也就是说,“拒绝已经成为他们本身的定义”。
最近一档名为《幸福实验室》的心理学综艺,找到12名刚刚经历了分手的人,听他们如何回忆前任。
心理学发现,那些经历了“分手后长大(Growing up after breaking up)”的人,不仅更容易从失恋的阴霾中走出来,还报告成长为一个更好的自我。
斯坦福大学博士后Lauren Howe与心理学教授Carol Dweck调查了数百个有关分手的故事。他们发现,那些受到感情创伤最小的人,往往是那些“将分手视为自我提升”的机会的人。
这不是什么“爱得不够深”的矫饰,而是一种类似于“创伤后成长”的心理变化。过去的关系,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我们作为一个人的身份。它指的是,一段关系的结束,能推动你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,变成更好的自我。
分手之所以重要,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它的“结局”地位。作为关系的终点,它塑造了我们的记忆、决定我们如何回忆这段感情。
西北大学的心理学家Alexandra Solomon认为,焦虑的本质是不明不白。
当你没有在结束关系时好好沟通就“被抛弃”时,你更有可能把它理解为是自己的问题:ta之所以这样对我,一定是因为我XX(丑/软弱/没钱)——消极的自我猜测,让你获得了一个“沉重包袱”,以至于你带着这个包袱进入未来的关系。
在Howe的研究中,那些以“自我质疑”来回应失恋的痛苦的人,在分手后的第五年仍然感到了持久的痛苦。长久来看,它影响了你对自我的看法。
3)害怕单身的人,通常比愿意独处的人更放不下前任(Spielmann等,2015)。当ta害怕爱情永远不会发生时,往往会容忍关系中的任何缺点(冷暴力/虐待/出轨),只求维持关系。
4)不能很好处理分离的人,往往表现出较差的心理适应能力(Mason等,2012)。
我们寻求依赖的方式受到安全感、焦虑感或逃避感的影响。有些人的焦虑程度更深,也可能有过多次被抛弃的经历,失去恋人后沉浸在痛苦中无法自拔,竭尽全力想要挽回对方。
1)“分手后成长”是个缓慢到来的过程。在这之前,你可以允许自己充分悲伤。
承认并接受痛苦,是从失恋中恢复的第一步。给负能量一个通道,可以帮助你减少孤独感。美国西北大学心理学家Grace Larson认为,过早地开始处理情绪悲痛可能会适得其反,它可能让你陷入反复思考中,更难走出失恋。
弗兰克·鲍姆在经典名著《绿野仙踪》中说:“人心永远不会变得实用,除非它变得牢不可破”。
你可以呆在悲伤的情绪中,温柔地对待你自己和被抛弃的那部分,并把“这部分自己”重新带回生活。
当一段感情结束时,你可能会对自己的身份产生迷茫。比如,“我不是ta的恋人了,那我是谁?业余爱好都是为了ta去学的,我自己真的喜欢吗”?
Larson发现,当志愿者们走进实验室,哪怕只是重新谈谈这段感情,对于他们自我意识的恢复都有帮助。
研究发现,能够促进分手后成长的一个干预手段,是表达性写作/日记,因为它注重认知的再加工(Pennebaker,1997)。一项荟萃分析表明,换一个写作语境会导致消极结果的减少(Smyth,1998),同时也会增加主观幸福感(Frattaroli,2006)。
你也可以和刚认识的朋友客观地回忆这段感情。包括:你们是怎么认识的,为什么相处了这么久,以及为什么你不愿意继续这段关系了。
但你需要把恢复的意识集中在自己身上。吐槽前任一时爽,但从长远来看对于走出失恋没什么帮助。
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michelle sanchez博士和同事们研究了三种广为人知的情绪调节策略,是否可以帮助人们减少对前任的“爱情感觉”,让分手不那么痛苦:
■重新评价爱情的感觉。告诉自己余情未了很正常,接受自己的这种状态、不加评判
脑电图扫描结果发现,这三种策略都降低了参与者对前任的积极关注。其中,策略一更能“减少爱情的感觉”,策略三“让志愿者本人感觉更积极”。
美国心理学家Debi Berndt认为,分手暴露了你在处理亲密关系时的一些浪漫盲点(romantic blind spot),让我们有机会审视一下自己和这段关系。
你需要有意识地寻找自己在过去关系中反复出现的模式。它是一种信息,也是一种呼救。你可以尝试问自己几个尖锐的问题,比如:
婚姻治疗师Lisa Marie Bobby建议,在分手之初,记录下你在最脆弱的时候的情绪,6个月后再评估自己的成长情况。
心理咨询师陈海贤在《幸福实验室》中说,好的分手是:在这段关系里,好的部分变成了美好的记忆,不好的部分变成了经验。
而不好的分手是相反的。好的部分让你想要继续这段关系,而不好的部分变成了创伤和怕。
长大是一个充满丧失感的过程。人们的恋爱方式,往往建立在早年的恋爱经历之上。
■你会跟谁结婚(号码牌实验)——在谈婚论嫁的当口,两性关系的稳定经常需要在金钱和感情之间寻求一个微妙的配比……
■如何走出失恋的伤痛(失恋实验)——你有没有想过,失恋之所以痛苦,是因为你不仅失去了Ta,也失去了“我们”中的那个自己……
■如何脱单、如何迈入关系(36个秘密问题)——线个秘密问题教你有何有技巧地暴露自己,走近对方……
■选择什么样的关系形式(吊桥实验)——摘掉一切浪漫的光环,恋爱到底在爱Ta的什么?进化心理学试图在这个问题上提供一个最本质的答案。
■婚后如何相处(夫妻箱庭实验)——从来没有什么真正理想的家庭,只要有修复能力的家庭,就是理想的家庭。
2.点赞数量前两位的留言者各可获得赠书书一本,并且在其他留言者之中随机抽取三位各赠书一本。
《分手后长大:一些人更难走出失恋可能是因为这些|留言赠书》